​宋名扬:卧底染上毒瘾,公安部门为他开证明,后来怎么样了?

2025-08-23 05:36 来源:奇闻网 点击:

宋名扬:卧底染上毒瘾,公安部门为他开证明,后来怎么样了?

宋名扬曾是一位曾经长期潜伏在“毒窝”的警察。

担任卧底前的宋名扬闻名警界,是一位受人尊敬的优秀人民警察。

然而自担任卧底任务以来,他因为换取毒枭的信任,而最终染上了毒瘾。

染上毒瘾后的宋名扬被毒瘾折磨了20年,并两度踉跄入狱成为阶下囚。

宋名扬究竟如何成为一名卧底,并最终染上了毒瘾?

他为何两度入狱,现在的他又过着怎样的生活?

1963年,宋名扬出生在辽宁省抚顺市的一个普通家庭。

宋名扬从小就有一个成为警察的梦想,但是很不幸的是他的学习成绩并不好,等到高中毕业之后,他就去了首钢当一名普通工人。

或许是上天真的赋予了他使命,他居然赶上了北京市公安局的社会警察招募。

于是他果断报名,在经过了一系列的考核之后,宋名扬正式成为了一名警察。

这一刻儿时惩恶扬善的心变成了自己的工作,他决定去做一名保护人民群众的大英雄。

为了纪念这一伟大的时刻,他在日记本里这样写道:

一九八四年九月九日。

新的生活开始了!!!

太激动了,我的手在发抖,是从我内心发出的。

今天是我终生难忘的日子,由于本人的努力,我被北京市公安局录取了。在我人生的道路上,从今天开始就翻开了光辉的一页,我也将为我崇拜的事业去奋斗了。是英雄,是狗熊,走着瞧吧!

他还说:“这一身警服,就是我一辈子的责任,我一定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警察,成为人民的靠山,成为真正的英雄!”

他也确实一直以这样的要求来对待自己,在每一次工作中都提起12分的注意力。

并且他一直都非常保护自己的队友,尤其是在面对一些有危险性的工作的时候,他永远都把其他人挡在自己的身后,做冲锋陷阵的第一人;

他经常会对队里更年轻一些的人说,“你们还没结婚,人生还很长,你们退后让我来。”

1986年,北京市发生了一起恶劣的入室抢劫案,犯罪嫌疑人不仅偷走受害人家中相机和现金,还丧心病狂地侵犯了十来岁的小女孩。

这起案件引起警方高度重视,宋名扬和同事们奋战三天三夜,却依旧没有发现嫌疑人的踪迹。

在那个没有监控,网络也不发达的年代,想找出隐藏的嫌疑人,如同大海捞针般困难。

但宋名扬看着一脸懵懂的女孩和向他投来求助目光的女孩父母,到嘴边的“对不起”却怎么也说不出口。

最后,宋名扬只能采用最耗费时间,却最直接的方法。

此后,宋名扬就带着女孩到一些热闹的地方去转,一天两天……一个月过后,案子还没有任何进展,同事们都为他着急了,但他还像没有事一样,每日就带着小女孩逛。

直到第四十多天后,在当地的一个游玩会上,他带着她在旅客密集的某个角落看到了那个嫌疑犯,“我看见那个人”,在顺着小女孩的手看去后,宋明阳锁定了凶手目标,迅速出手将凶手就地正法了,

这件案子的侦破使他在当地警察局中名声大噪,也让他获得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三等功。

从警短短三年就立功受奖,领导开始对宋名扬很欣赏,慢慢的将许多重要案件交由他处理。他也不负众望,凭借缜密的心思,干练的工作作风,接连破获了好几件大案。

1990年,此时正值国内严打进行到关键步骤的时期。人民警察和武警部队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肃清犯罪势力和黑恶团伙。而宋名扬接到任务就是,潜入北京城西的一个黑社会性质的团伙中搜集对方的犯罪证据。同时配合警方做好对他们的后续抓捕工作,就是成为一个卧底并打入敌人内部。由于此件任务的危险性,上级本以为宋名扬会因家庭原因拒绝,但没想到他非常痛快的答应了下来。

那段时间,宋名扬成了人尽皆知的“宋哥”,在警局,他需要用的物资随便用,他想要资金支持,钱立马就会到位。

不仅如此,在黑道上,无数地痞流氓也想方设法地巴结他,送钱送礼品这些都是小意思,只要宋名扬愿意,他甚至可以当一方黑道大哥。

不可否认,那几年是宋名扬人生高光时刻,才33岁就已立功10余次,其中公安部颁发的奖章就有五六枚。

只是他没想到,接下来的卧底生活真正让他堕入了黑暗。

1996年3月,北京发生了建国以来,最大的一起恶性案件“白宝山案”。

白宝山抢劫枪支,枪杀了多名哨兵和警察。

京城警界一时草木皆兵,陷入了巨大的破案压力之中。

当年4月,通过线人,宋名扬获得了一条重要的线索:住在朝阳区劲松一个名叫黑子的人有重大的枪支贩卖嫌疑。

在向警局汇报后,领导指示要“不惜一切代价”摸清此人。

由于案情紧迫,宋名扬决定这次破例不用线人,而是亲自上阵打进毒窝。

宋名扬借着线人潜伏到了“黑子”经常出入的窝点,可是当他进入窝点的那一刻却发现这里的人竟然都在吞云吐雾,所有人几乎都是醉生梦死的状态,因为宋名扬打着的是贩毒的名头,所以他并没有碰过毒品。

可也正是这样,引起了大家的怀疑。一个混混无意中问道:“你贩毒的,怎么就没见过你吸毒呢?”

此话一出,顿时所有人都将目光转移到了他身上,还有人怀疑地问道:“你不会是马子(当时混混们对警察的称呼)吧?”

在宋名扬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,他就听见了“黑子”扣动扳机的声音。

还没等宋名扬开口,“黑子”又说道:“你说你是贩毒的,想跟我交朋友,总要做点什么吧?”

顺着“黑子”的目光,宋名扬到他示意了眼前桌子上的毒品。

此时的宋名扬明白:他已经没得选了,要想继续装下去,他只能当着他们的面吸毒。

宋明扬并没有慌张,由于经常接触这些瘾君子的缘故,对于瘾君子的动作了熟于心,宋熟练的动作让黑子稍微打消了疑虑。

吸完之后宋明洋直接拿起小刀,在腿上刻了一个十字,并用手将皮翻开,粉色的肉翘起了一个豁口,血流了一地,这一斗狠的场面镇住了黑子,对他的身份深信不疑,为了获得更多的线索,宋名扬多次潜入其中,隔三差五的也抽上几次,扮作瘾君子的样子。

这个时候他并没意识到毒品对人的侵蚀有多大。

在那之后不久,宋名扬感觉浑身酸痛,原本以为是病了,可吃了感冒药仍不见缓解,“试试这个!”一旁的混混嬉笑着递来一包毒品,宋名扬不能不接,几口下去全身舒畅,他这才知道,自己已经染上毒瘾了。

为了戒毒,宋名扬借口寻找货源回到老家辽宁,请求家人帮他戒毒。

一个星期的戒断,让宋名扬感受到了人间炼狱般的煎熬,但总算是“活过来了”。

回到北京后,宋名扬返回窝点继续卧底,为了取得黑子的信任,当面多次吸毒让他踏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。

经过近一年的卧底,1997年,宋名扬从与黑子关系密切的新哥那里发现了一条重要线索,新哥从南方某城市向北京运来20多支枪。

宋名扬向上级汇报了相关情况,并以买枪为名将这伙人引出,警方将黑子、新哥及其同伙一网打尽,并缴获了毒品、枪支和子弹,破获了震惊全国的白宝山案。

宋名扬因此荣获公安部颁发的三等功

案子告一段落,宋名扬开始一边戒毒一边工作,由于工作环境特殊,他没能摆脱对毒品的依赖。

日复一日,宋名扬的毒瘾越来越严重了。在1996年到2006年期间他已经去了戒毒所上百次,可那毒瘾就像影子怎么甩也甩不掉。

无奈之下宋名扬向组织说明了情况,上级部门立刻接他回来进行戒毒,遗憾的是最终还是失败了。

2001年,宋名扬的身体已经不堪重负,他退居二线来到了预审部门。

周围的领导同事都知道他是因公吸毒,理智上能理解他,情感上却难以接受。

而他自己,意气风发的破案高手,被调到边缘部门后,心理上的落差可想而知。后来宋名扬还患上了抑郁症,他觉得作为一名警察去吸毒是一件很耻辱的事,身边的人一定都很看不起他,甚至还觉得自己是“警察的败类”。

没有接触过毒品的人,是完全没法想象戒毒有多难。宋名扬说:“都说虎毒不食子,但是我的孩子如果吸毒,我会宁肯他死了”。

2004年,年仅41岁的宋名扬选择了退休。6年后,宋名扬迎来了他真正的噩梦。

2010年2月中旬一天深夜10点,宋名扬接到一个线人的求助电话:“大哥我今天都快死了,大哥帮我弄300块钱的。”宋名扬深知毒瘾发作的时的痛苦,在线人的苦苦哀求下,他最终还是心软了。

当他把毒品交给线人之后,两个警察就从线人的车上下来把他按住了。这时候他才知到原来是个“圈套”。最终宋名扬因贩毒被捕,但单位给他开开具了“因公染毒”的证明,最后获刑6个月

2011年,宋名扬因再次向线人贩卖毒品而被捕,经过法庭审判,最终被判处一年有期徒刑。这个曾经的警界新星在犯罪中丧失了自己的职业操守和尊严,成为了毒品犯罪的受害者之一。

出狱后,他的生活变得一片绝望。由于曾经的刑事记录,他无法领到养老金和医保,生活陷入贫困。他的妻子因为他的工作而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,最终导致精神疾病的发作。他的儿子也因为缺乏父爱和关注而患上了自闭症。同时,他深陷毒瘾,多次进出戒毒所,但都未能戒除毒瘾。毒品成了他无法摆脱的枷锁,将他的生命拖入了深渊。

2013年,宋名扬在接受《冷暖人生》节目组采访时,他说:如果媒体能说一声,我不是警察败类,就够了!

2017年,公安局的补偿让他获得了些许改善,尽管生活依旧不容乐观。如今的他,曾经的荣誉和光辉早已被生活的残酷磨平,他不再是过去的英勇警察,而是一个经历苦痛考验的普通人。

2020年播出的《沉默的真相》中卧底警察刘明洋在精神病院嚷着要看“公安部的春晚”。 这个情节,就取材自宋名扬后来的经历。

宋名扬的故事虽然结局有着些许遗憾的色彩。但是,这段故事本身就已经足够精彩,也足够令人记住这位“卧底英雄”。在人民警察的队伍当中,宋名扬不是第一个卧底警察,当然也绝对不可能是最后一个。像宋名扬一样的卧底警察潜伏在敌人内部。他们耐心地等待着利刃出鞘的机会。也许,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这辈子都不会被人们知晓姓名。但是,这依旧不妨碍他们的工作。他们和千千万万为人民服务的人一样,平凡而又伟大。

这就是禁毒事业,盛满了无数英雄烈士的血与泪!

#文章首发挑战赛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