​赵一曼的遗子陈掖贤,性格孤僻,拒领母亲抚恤金,53岁自缢身亡

2025-09-14 01:50 来源:奇闻网 点击:

赵一曼的遗子陈掖贤,性格孤僻,拒领母亲抚恤金,53岁自缢身亡

赵一曼烈士仅仅31岁就被日寇杀害,留下了独子陈掖贤和丈夫陈达邦。

在解放后,赵一曼的事迹广为流传,百姓们都知道了赵一曼为国捐躯的故事。

因此,赵一曼的独子陈掖贤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。

建国后,陈掖贤的父亲陈达邦组建了新的家庭。

但陈掖贤是堂叔带大的,赵一曼去世后陈达邦就又投身抗日事业,直到建国后才联系上儿子。

所以陈掖贤和父亲其实并没有什么感情,从小他就没在父亲身边待过,所以在父亲组建了新的家庭后,他迟迟无法融入,因此选择搬了出来。

1955年陈掖贤从学校毕业,赵一曼也被确认了烈士身份,国家给赵一曼发了抚恤金和荣誉证书,但陈掖贤拒绝了抚恤金。

他认为母亲为国捐躯并不是为了钱,而是应该做的本分,所以只接受了母亲的荣誉证书。

随后陈掖贤就过上了自己的生活,他与张友莲结婚并且育有一女,本应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,

但他和张友莲性格不合,所以经常吵架,最终二人都忍受不了对方,所以离了婚。

离婚后张友莲患上了精神病,陈掖贤的生活态度本就十分消极,这下更是让他的生活雪上加霜。

陈掖贤不会攒钱,对金钱的概念十分薄弱,这也和他自小的生活经历有关。

在那个年代我国物资紧缺,所以菜也根据价格和稀有程度分为甲、乙、丙三类。

甲类菜就是纯肉菜:红烧肉、鱼、排骨等。乙类菜则是荤素搭配菜,丙类菜是纯素菜。

当时陈掖贤工资较高,吃乙类菜是绰绰有余的。

但陈掖贤对钱没什么概念,经常是有多少花多少,他每个月月初只吃甲类菜,直到钱不够了开始吃丙类菜。

等到了月末,别说是吃菜了,连吃个馒头的钱都拿不出了。

陈掖贤只能靠借款维持生活,但钱已到手,陈掖贤就又跑去吃甲类菜了,以此恶性循环,陈掖贤开工资后还完钱就所剩无几了。

长期的经济压力,再加上离婚,种种原因压的陈掖贤喘不过气。

有一天工友突然发现陈掖贤好几天没来上班,几人组团去他家中,这才发现陈掖贤已经四五天没吃饭,躺在床上连起床的力气都没了。

这次获救后,陈掖贤的生活并没有改变。

虽然陈掖贤和妻子已经离婚,但一日夫妻百日恩,陈掖贤依旧在为患病的妻子拿医疗费,但不久后陈掖贤就又不去上班了。

1982年8月,陈掖贤又从工厂失踪了好几天,工友们怕出事,又一次组团去家中找陈掖贤。

结果这次工友们发现,陈掖贤已经自缢在了家中,早没了气息。

陈掖贤自杀时仅仅53岁,生活的压力让他喘不过气,最终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。

陈掖贤的性格是导致他自缢的重要原因,这也因为他从小缺失父爱母爱和家庭观念,以及社会大背景等多种原因导致的。

赵一曼烈士的独子最终如此结束自己的生命,不禁让人惋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