​果冻巨食怪史莱姆行凶记

2025-08-21 03:12 来源:奇闻网 点击:

果冻巨食怪史莱姆行凶记

在1988年的电影《幽浮魔点》中如变形虫般的有机体在加州小镇中大开杀戒,吞噬人类。

/ Photograph by Moviestore collection Ltd, Alamy

吞噬细胞的表面受器锁定猎物并拉入体内吞噬的过程 / GIF by Robert Krulwich

据美国国家地理(撰Robert Krulwich 编译:郑惟心):这一切都发生得很突然!

萤幕左边那单细胞的小生命就在一滩池水中漂游着,等著成为被猎捕的受害者。

而这小小的生命身上的小毛发就叫做纤毛。

你也许一开始还看不出来,但纤毛却能发挥逃生功用,变成类似船桨的逃生工具。

但它所不知道的是,掠食者本来正在右方缓慢且若无其事地在水中绕圈圈,伺机而动。

不过,掠食者这一派轻松的模样本来都是假象。

若是继续看下去的话,就能观察到这个杀手正在寻找精准的攻击位置,逐步移动,并准备要把自己的武器瞄准到特定的角度。

可是等一等啊,为何我看不到任何武器呢?它到底有没有所谓的攻击武器呢?

微物种学家派屈克.基林(Patrick Keepng)在写给我的信中说道:?对于这个特定的纤毛虫我还不是很了解,但我却知道有其他相似的掠食者。

而像这样的掠食者,就在它吻状的附肢末端也许就藏了一堆?毒叉。

就在影片播放到第九秒时,你就看得到它指向受害者……

…接着,一阵颤抖,原来一直在滑水的受害者突然变得愈来愈小,最终甚至停止移动。

我看不到任何毒叉,但水却变成了混浊状。

如果在这过程中有毒刺出现,要看得清楚也是十分不易的事啊。

基林认为:?这个毒液会让受攻部位瘫痪。

但也只是一刹那。

救命!

很快地,受害者反弹回来,扩大体积并伸出纤毛开始奋力地滑水,试图逃命。

由于它滑水的速度很快,其纤毛在仍暴露在外的那一边甚至糊掉了,根本看不太清楚。

但接踵而来的却是第二次的猛烈攻击。

这在影片第15秒时发生;而当我仔细一看,我才发现就在掠食者体内有第二个吻部紧抓着猎物,一拉近距离就有发射动作了。

那这样的发射动作,到底是第二次毒镖出现所致?还是受害者本来被咬了一口? (它并没有牙齿,所以照理来说是无法行咬合动作。

)但现在受害者反而一点动静也没有,连纤毛也消失了。

这对掠食者来说可算是大丰收啊,简直就像你与我一口就吃下一整头羊。

基林说:?它们吃东西是透过吞噬作用来进行。

池塘水域中的这群小物种有细胞壁,但那些细胞壁(有看过1956年出品的恐怖片《幽浮魔点》的人应该对整个吞噬过程不陌生)能同时吸入与扩张。

于是,这个杀手就会缓缓地包围受害者,最终就会像这样把猎物拉进体内。

它能把整顿大餐塞进体内吗?它难道不会窒息呕吐吗?根据物种学家大卫.卡龙 (David Caron)的回信,答案是?不会。

他说:?我们(人类)的认知是食物一定要比我们体型小很多才行。

但对于单细胞有机体来说并不一定就是如此,因为它们的膜能够大幅扩张以吞噬很大猎物。

(真的很很大。

这个受害者是杀手大约一半的体型大小呢。

不过至少它是静止不动的。

我可不想要有那种东西在我体内动来动去呢!但重点来了,这个被装在液泡中的受害者也许还活着。

那掠食者体内原来就存在的另一个黄色浮游小泡泡,本来正是两位物种学家口中的前一个牺牲者,正等着被?进一步分解呢!

它还活着吗?

基林写道:?这个猎物在被吞噬的过程中的确是还活着。

但被吃掉后,还会存活下去吗?

他说:?一个细胞确切死亡的时间很难判定。

有些细胞会在掠食者体内存活许久,就算有一部分已经被消化掉也是如此。

有些单细胞物种则会以藻类为食,但会把负责行光合作用的叶绿体存留下来,继续确保其存活与长时间运作。

因此,一直到影片最终部分,基林与卡龙都无法判定受害者到底是死是活。

卡隆写道:?每个食物液泡都有自己的一套流程…与自己规画的时机点。

终究猎物难逃一死,被酸液溶解到无用废物排出的整段过程都无可避免。

卡龙就说:?是的,基本上它们也是会上大号的。

至于这段过程又会花上多少时间,我们也不知道。

受害者这部分我们理所当然地没什么困惑之处。

它原来悠闲自在地滑水,瞬间却被攻击、抓住、吞噬、包覆起来、最后被困住了这过程简单明了。

它应该还在想:?刚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?但事实上,它们才没什么想法呢。

单细胞物种可不会思考啊,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。

身为比这些单细胞物种大三兆倍的人类,我们却有逻辑思考的能力。

我们的身体机制让我们得以打给专家、寄出影片、思索动机、真相、武器存在的可能性,甚至能像我一样为影片中的受害者感到难过。

这一切的过程必须靠很多很多细胞合作才行。

这么说并不是要炫耀,但当我们讲到一场凶杀案,人类就是比绿藻占优势。

毕竟多细胞就是比单细胞来得好。

(除非你今天是受害者那一方啦。

死人与死原虫本来也差不了多少,都死了啊!)但活着时,人类而非原虫才是能真正体会凶杀案悬疑之美的物种啊!因此,我的阅听众,不管有多么少,说到最终仍旧是(我猜应该跟你一样)完完全全的多细胞物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