​被大众忽视的秘密:杨超越出道背后的真相

2025-09-07 02:44 来源:奇闻网 点击:

被大众忽视的秘密:杨超越出道背后的真相

卡耐基说:“与人相处的学问,在所有的学问中应该是排在前面的,沟通能够带来其他知识所不能带来的力量,它是成就一个人的顺风船。“

好的沟通带给人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更多机遇,坏的沟通却也能毁掉一个人。

在生活中,因为不懂沟通,做了好事遭人嫌弃的例子屡见不鲜。

在职场中,因为不懂表达,得不到领导赏识或丢掉工作的事情也多如牛毛。

沟通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可见一斑。在众多沟通形式中,有个被低估的形式:一对多的沟通,即演讲。

01

提起演讲,我们想到是乔布斯在苹果发布会上的精彩发言,想到的是“罗胖“在跨年演讲中的高光时刻,想到的是在《超级演说家》节目里各个选手振奋人心的出色表现。

不过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另一位演讲“大师”——杨超越。

杨超越通过《创造101》出道,网友们称她是“锦鲤”体质,认为她能出道有很大的运气成分。

“唱歌唱不好,跳舞跳不好,还总哭”,杨超越也因此被黑的体无完肤。可是另一方面,她也拥有超高人气,原因就在于她出色的演讲能力。

是不是很震惊?我第一次发现这个秘密的时候,也是惊掉了下巴。可是随着对她的深入了解,我明白了其中的缘由。

杨超越的每一次公开演讲,几乎都是对黑粉的沉重打击。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,当属她在游轮上的演讲——史称“游轮演讲”。

那么她究竟说了什么呢?竟然几乎让黑粉全军覆没。我们回顾一下:

“我从来没有真正的属于过,A班”。

当时杨超越面临的是全网黑的局面,网络上有无数的人质疑她能力,觉得她根本不配呆在A班。

所以在杨超越说了这句话之后,黑粉们都懵了。首先,她承认自己不应该属于A班。这样就直接把黑粉的根基给推倒了,毕竟黑粉喷的最厉害就是“让杨超越滚出A班”。

杨超越这个办法十分巧妙,她大大方方地承认自己能力不行,主动“示弱”。通过放低自己的姿态,让听众觉得杨超越是和他们一个阵营的。

接下来杨超越说:“别的小姐姐都是因为唱歌或者跳舞,各种才艺和个人魅力在舞台上获得了创始人们的喜欢,而我可能就是凭着一丝丝的傻气,或者有一些幽默,所以让我站到了这样的一个位置。可能接受的质疑会比较多一点。”

杨超越这一番话,再一次直触人心。她很清楚当时的听众是创始人们和其他创造营成员。

创始人听见这样“自黑”的话,自然是会心一笑,甚至觉得她有些可爱。

其他创造营成员听见这话也很高兴,因为连对手也承认,她们不是输给杨超越才艺,而是“一丝丝的傻气和一些幽默”。有谁会不喜欢让自己显得更“优秀”的人呢?

这也是杨超越高明的地方:“始终以结果为导向”她很清楚自己的演讲目的:得到听众的认同,所以她始终都把自己跟听众紧密联系在一起。(典型的目标思维)

如果说前面杨超越的表现让人刮目相看,那么她接下来说的话,就可以称之为神来之笔了。

“但是我不知道有没有人能站在我的这位置上,去体会一下这种恐惧感,可是我还是要站在这里,这是别人对我的支持,我不能辜负他们,我再害怕我也要站下去。”(共情思维)

这是让杨超越很多粉丝泪目的一幕,也是让很多黑粉转真粉的时刻。

她用自己的真情流露,表达了她站在这个位置的恐惧和战战兢兢,可即使这样,她依旧站在这里,这是她对于粉丝的重视,也是她对于支持她的人的反馈。

她会害怕,会恐惧,也能勇敢面对一切困难,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人,怎么能不让人怜惜和保护呢?很多黑粉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对她有一点点喜欢的。

按照正常人的逻辑,杨超越的演讲目的已经达到了,就不需要再说什么了。但是杨超越用最后的精彩发言,再次强化了她的演讲目的,完成了一场堪称完美的演讲。

“但是我想说,你们真的很优秀,你们舞蹈也很棒,可能没有占到这个位置上,我会觉得你们心里,也会有一些遗憾,但是你们要知道,这个世界上很多幸运的事,会平均地分给每一个人的,你可能这次没有那么幸运,可是下次你一定会比别人更幸运的。或者你此刻幸运的时候,你后边也会为此付出代价的,所以千万不要灰心,我可能也在承受这个高度对我带来的一些代价,但是我能挺住。”

这整篇演讲中,杨超越先是通过“示弱”,与听众建立了“亲密感”。然后通过“自黑”和夸赞对手,使自己的话更容易被接受。接着用一小段心理描述,说出自己内心的恐惧,和自己对于未来的坚持,让演讲更加立体,同时也得到更多人的支持。最后,再次夸赞对手,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于幸运,也向支持她的人表明了决心,不会辜负粉丝的爱。

整个演讲,虽有真情满满,但细究下来,不得不让人佩服杨超越的演讲能力。很多人听了这些分析,觉得杨超越可能是有演讲天赋的,要不然一个没怎么上过学的人,怎么会有如此高的表达能力。

而事实上,杨超越的这种能力来源于她做直播的经验,她演讲时这种独特的亲和力和语言表达风格,也来源于她一次又一次跟观众的互动。直播同时也让她积累了些幽默感和学会了如何连接听众。

02

讲到这里,你可能会觉得:我又不是公众人物,知道这些技巧也没有用啊。事实上,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渗透着演讲场景。

工作中向上级汇报工作,在会议中发表意见和看法,在日常社交、家庭聚会中与朋友们高谈阔论,以及高校学生也会遇到课程汇报、社团活动、论文答辩时需要在众目睽睽之下发声演讲的情况。

演讲,就是在一对多的环境下表达观点,传递信息的方法,并不是只有站在台上面对台下几千人的演讲才叫演讲。

03

对于普通人,更要学会这项技能,它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“礼物”,我亲身经历过这样一件事情。

2016年年初,我和小张一起进入一家公司。

刚进公司的时候,小张和我一样,分别负责不同的项目。在接手项目几天后,领导让我们做工作汇报。

基于以前的工作经验,我对这次的项目可以说是十拿九稳。可是我刚说没几句,领导便抛给我一个很犀利的问题,我一时支支吾吾,不知如何是好,场面一度十分尴尬。

轮到小张汇报时,小张不紧不慢地讲述着他的安排,即使面对领导一个又一个在我看来有些棘手的追问,他也表现地镇定自若。

小张在这次工作汇报中凭借他出色的表现,赢得了领导的赏识,而我,则成为了最不被看好的那一个。

我原以为,只要努力工作,总有扳回一局的时候。可是没想到,小张对我的碾压仅仅只是个开始。

接下来的几周,我一直认真工作,努力把事情做到最好。正巧,领导安排小张出差一趟,解决一个比较棘手的外地项目。小张走后,就把手里头的项目暂时交给我负责了。

我原以为我表现的机会来了,现实却给了我一个响亮的巴掌。

他刚走没几天,项目就出事了。

领导气冲冲地找到我,问我到底怎么回事。由于我太沉浸于表现自己了,一时间竟忘了提前向财务审批工程定金,导致工人因预付款未到账而停工。

面对领导的质问,我一时间慌了神,不知道如何作答。这时小张给领导打来电话,说已经妥善解决了此事。领导接完电话,无奈地叹了口气。

后来我了解到,小张知道到此事后,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,凭借一口三寸不烂之舌,硬是让工人重新开了工。

这本是一次绝好的翻身机会,可惜我却输得更加彻彻底底。有时候我不得不感叹,拥有好口才的职场“贱人”,确实胜过只知道蛮干的自己。有时候他们说的一句话,胜过我们这些嘴笨的人做十件事。

在职场中,小张凭借出众的演讲能力,把我按在地上一次又一次的摩擦,一年以后,职位变动,他成为了我的直系主管。可事实上,我做的工作并不比他少,这让我不得不感慨命运的不公。

后来,我偶然从书中看到一句话:如果不能给听众提供有价值的东西,你做多少努力都是徒劳。我幡然醒悟,老板都是以结果为导向的,如果我没有高效的表达,老板甚至会认为我是混日子的。

为了获得更好的职场机会,我开始学习演讲,培养公开表达的能力。经过一年多的学习,我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平时的工作中,通过一次次的工作表现,现在我已经是一个十几个人的团队领导,薪资也比之前翻了一番。

04

我原以为演讲能力都是天生的,或者只有那些大佬们才配拥有。可是在我一次次的学习中,我发现,原来普通人通过练习也可以具备这样的能力,关键是要掌握科学的方法和技巧。

最近正在阅读的《学会演讲》一书,为我带来了许多全新的体验与收获。

书中介绍的60个关于演讲的秘诀,对演讲小白来说会手把手教你一步步准备演讲、练习演讲、开始演讲,可以说是保姆型的贴身教练;对于已经有一定演讲经验的人来说,它可以帮你查漏补缺,构建演讲的深度逻辑。学习过后,我对公开演讲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了解,那就是:演讲的目的是让听众发生改变,但同时你也在影响自己。

作者格雷厄姆·肖TEDx演讲教练。他结合自己15年给知名组织做演讲辅导的经验,,精心总结了60个实用、有效的方法与技巧。几乎涵盖了关于演讲的所有问题,语言通俗易懂,方法易于应用,非常值得常备手边。

不管你是初涉演讲的新手,还是已有些许经验的“过来人”,都能从这60个秘诀中书中受益良多。

这本书也不单单只是提高你的演讲能力,好的演讲只是拓宽人生轨迹的第一步,从演讲出发,探索人生更多的可能性和更深刻的了解人性,才是我们更为广阔的目标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