​旧社会的地主,是怎样炼成的?

2025-11-04 00:13 来源:奇闻网 点击:

旧社会的地主,是怎样炼成的?

旧社会的地主也分为很多种,有大地主、恶霸地主、中小地主、破落地主等。大地主是指拥有大量土地和巨额财产,完全不用自己劳动。大地主一般都是大官僚、军阀等,他们一部分为世袭,即祖上在清朝是大官僚,占有土地较多,子孙靠继承成为地主。一部分为军阀地主,即在民国时拥兵成为军阀,靠掠夺成为地主。

大地主一般都拥有政治特权,家中都有人在政府做官,文化水平都较高,子女多上大学、高中。并且拥有一定的产业,或办企业或经商,往往是官商勾结。大地主一般都住在城里,家中拥有大量仆人,还有私人武装。他们的土地完全租给细户种植,定期派人到乡下收租。

恶霸地主是指手上犯有人命的,他们往往在政府中担任一官半职,或者是官员们的走狗,依靠手中的权力,横行乡里,替旧政府卖命。

中小地主往往在乡下,他们没有政治特权,顶多属于乡绅之类,担任一些保长、族长等职务。中小地主照常得纳税,会受到政府官僚的欺诈,特别是发生战乱时,他们是军阀们征集钱粮首要人选。而地方上的土匪抢的也是这些人,绑架的人员往往也是中小地主的家人。

中小地主主要靠雇佣长工干活,并且自己也干活,如《白鹿原》中的白敬轩。中小地主往往非常精明,会放高利贷,会做点小生意。

破落地主是指家中本来是地主,但出了个败家子,不是赌就嫖,或者抽鸦片,到解放前时刚好把家中的财产败光,等土改时已经没地了。

要说地主是咋炼成的,大地主往往是靠权力和金钱得来的,如曾国藩的湘军,在剿灭太平天国后获得大量钱财,于是回乡买地。在买地的过程中巧取豪夺,并且会动用特权,甚至军队。

中小地主则象现在的农民致富一样,一点点积累来的。刚开始自己勤劳,然后有了积蓄便开始不断的买地。旧社会农民的生活很脆弱,一有天灾,或者家中有了个大病人,便会陷入困难,无奈只有卖地,这时候家里有积蓄的人便会买地,有时候还会趁机压价。这样,不断的积累,土地便会越来越多,到了一定时候,便开始雇长工。

而那些卖地的农民,便会沦落成佃户,或者靠扛长工过日子,如《白鹿原》中的鹿三。

地主的形成也是个复杂的过程,多种多样,除了大地主靠权势成为地主外,农村中小地主在最初发家时都是靠自己积累。有的是做生意发了财,然后买地,有的是有一门好手艺,挣了钱后卖地,也有的是完全靠种地经营,慢慢积累。

中小地主破败的也很快,一场兵祸就会让你破产,土匪抢劫、绑架人质,都能让你一无所有。人丁兴旺子孙众多的,经过几代分家,也会分穷。出个败家子的,能吃喝嫖赌完,特别是吸鸦片败的最快。

在土改划分成份时,有的土改干部工作粗糙,单纯的只讲定地主的数量,按人口亩数,把一些孤儿寡母给划成地主,其实她们的地并不多,只因为人少,而且孤儿寡母种不成地,需要请长工。

总之,地主的形成和现在的情况一样,八十年代大家都很穷,经过四十年的发展后,有人变得很富,有人依然很穷,而大部分人属于基本上顾得住生活的人,而很富的人就相当于过去的地主、富农,很穷的人就相当于过去的雇农、长工,而夹在中间的这大部分人,就相当于贫农、下中农、中农、上中农,中农和上中农相当于小康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