​88年真实事件改编飞机安全着陆—电影《九霄惊魂》

2025-08-19 19:11 来源:奇闻网 点击:

88年真实事件改编飞机安全着陆—电影《九霄惊魂》

支持原创好文,关注每日更新

昨日MU5735东航波音737飞机执行由昆明飞至广州的任务时坠机于梧州市藤县。默默的我在心里祈祷,希望搜救工作顺利进行也希望有生还人员。

回忆起儿时在正大剧场看的一部空难电影,飞机在空中突然撕裂,机舱顶飞了。最终飞机安全着陆——《九霄惊魂》,这部电影在正大剧场播出时是90年代初,彼时我还很小,看着电影全程提心吊胆,后来我才知道那是真实历史事件改编。

真实事件飞机原形

电影中的原形是一班小型的定期航班,来往夏威夷的希洛岛和檀香山,使用波音737-200型客机行走。飞机载有89名乘客和5名机员,1988年4月28日,飞机(编号N73711)在当地时间13:25从希洛国际机场起飞,前往檀香山。当飞机到达7300米高度时天花板撕裂飞走,机仓顿时失压严重失衡,飞行员平稳控制安全在茂宜岛的卡富鲁伊机场成功著陆,机上大多数人生还!

安全着陆后对飞机撕裂的构造问题点评

虽然航机的顶舱部份设计了可控制范围机身破裂区,用来舒缓飞行时所承受的压力。目的是令飞机减低失压的情况至可控制的水平,尽量保持机体的完整性。不过当时飞机的机龄已经十分老,再加上机身严重锈蚀的情况下,令铆钉的压力增加至不能承受的水平。呈现了飞机设计上的问题,未能解决小问题会导致问题迅速恶化。这原理也称“拉链效应”。

电影里阿罗哈航空243号班机刚起飞和空中爬升时并未出现异象。女机师(在飞行九年后第一次转正女机师),主驾驶员为空军退役飞行员具有丰富经验。

此时飞机上大家还不知道即将发生的危险,聊天的、玩游戏的、带孩子的,服务员正给乘客送饮料和食品。

大约20分钟后,飞机爬升高度到达7,300米,距离卡富鲁伊东南偏南43公里。飞机顶棚开始出现裂缝,一个小男孩发现了裂缝按响了服务铃提醒空姐有裂缝。可是当大家发现时裂瞬间缝撕裂,接着飞机顶仓天花板破裂,行李与飞机顶仓一起飞走。

一部分乘客们被刮伤、砸伤,空姐兰辛被砸晕倒了,由于事故时空姐们都在提供食物饮料没有系安全带,为了防止晕倒的空姐兰辛被气流卷走,空姐米歇尔紧紧抱着兰辛抓着一旁的椅子固定,周围的乘客虽然身上被刮伤也一起帮忙拉住空姐们,防止她们被气流卷走。(真实事件中,空姐主管兰辛,站在飞机第五排座位的位置,收集客人的杯子时被气流抛出机舱外。)

此时,女机师马德林发现本来是头等舱的天花板上居然能看见天空。她立即联络卡富鲁伊机场要求宣布紧急状态。同时与空军退役的机长一起冷静操作准备紧急迫降。

地面塔台的工作人员通过望远镜惊讶的发现飞机顶舱没了,这无异于像一枚空中炸弹降落地面。

抱着兰辛空姐防止她被卷走的康达在飞机瞬时失压并平衡后,她坚强的爬起来,扶着椅子走到较前的位置,协助平伏受惊乘客的情绪。其他被脱落的残骸击中受伤的空姐们也在其他乘客的紧握下,安全着陆。

飞机在当地时间13:58紧急平稳的着陆于卡富鲁伊机场02跑道。事件中,有65名乘客受伤,奇迹的是,这次事件只有一人死亡(被卷出飞机的兰辛空姐),而其余乘客全部生还。

当时地面控制的人疑惑的问了两次:

"阿罗哈243,你是否还活着?

这条问题也在塔台问过一次,不过是用来询问阿罗哈243班机是否仍然保持通讯,而不是是否还在空中。

事件后的调查

在事件后,美国国家交通安全局(NT***)展开全面调查。最后总结出意外是由裂缝生锈导致金属疲劳引起[1](飞机经常在带盐水的空气环境下操作)。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黏合铝片的铝片黏合剂失去效用,而这个问题早在飞机制造时已经出现。当黏合剂失去效用时,水份就能进入空隙,继而开始生锈。因为生锈的部份体积比下层的金属大,两片金属片被迫分离,令连接位上的铆钉承受额外的压力。同时机龄也是今次事件的关键,当年客机已使用了19年,同时已经作了超过80,000次的飞行,超过了设计时预计的75,000次飞行。结果,当时所有美国主要的航空公司都决定淘汰老旧的客机,以防事件重演。同时规定飞机到了某个时期,会接受额外的维修检验。

根据美国国家交通安全局官方的报告,指出有一名乘客登机时发觉机身有裂纹,可能构成危险,但没有通知任何人。裂纹位于登机门附近的位置,此裂纹很可能就是飞机经过超过89,000次飞行所造成的金属疲劳,因为这是短程路线,一天可以多次往返,而当时在全世界的737客机中,它的飞行次数属第二高。

后来,美国众议院在1988年通过飞行安全研究法案(Aviation Safety Research Act),以避免事件重演。这法案提供更严谨的研究,来断定将来的空难可能原因。

事件中的两名机师后来继续在航空公司工作,罗拔-舒安史迪甸拿(空军退役机长)在2005年8月退休,而马德林-汤普健斯(女机师)则仍然是其中一条航在线的波音737-700客机机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