​渔民张磊磊:被海盗劫持571天,8个月未吃盐,获救后只想感谢国家

2025-09-07 03:08 来源:奇闻网 点击:

渔民张磊磊:被海盗劫持571天,8个月未吃盐,获救后只想感谢国家

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源,已赘述该篇文章结尾

2007年,北京奥运的火炬传递路线公布举国欢腾,这股喜庆的氛围也蔓延到了河南汝州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。

厨房中雾气氤氲,全家人都在为张磊磊的送别而忙碌着,待这餐饭毕,他就要登上“旭富一号”渔船,远赴非洲,开启自己的远洋捕捞生涯。

20多岁的张磊磊,像无数背井离乡的年轻人一样,为了生计,为了给不到周岁的女儿圆圆更好的未来,选择了一条充满风险的道路。

01

远洋捕捞

他知道远洋捕捞的危险,风暴、海啸,甚至海盗,这些都让他感到恐惧,但他更清楚的是,家里的经济状况入不敷出,他需要一份高收入的工作。

每月250美元的收入,在当时对他来说,是一笔不小的数目,足以支撑起家庭的开支,也足以让他对未来充满希望。

送行这天妻子絮絮叨叨地叮嘱他海上要注意安全,母亲则是一脸愁容,父亲欲言又止,一碗滚烫的胡辣汤,让张磊磊的眼睛有些湿润。

他知道接下来的三年,每年只有两次,总共六次短暂的回家机会,平时他都得在辽阔的海面上四处漂泊。

他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,怀着不舍与家人作别,而后同六位河南老乡一道,踏上了开往台湾的列车。

“旭富一号”的船员来自中国五个省份和越南,在台湾船长吴朝义的带领下,他们开始了远洋之旅,起初面对一望无际的大海,他们甚至有些兴奋,互相调侃着“这大海,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啊”。

三年过后,家中的生活确有改善。张磊磊打算合同期满便归国,开个小店,终结这四处漂泊的生活。

02

危险到来

张磊磊靠努力学习和勤奋工作,成功晋升为二副,船上共有25名船员,其中13名是中国人,包括一位台湾同胞,剩下的是12名越南船员。

2010年12月24日,天晴日朗,海水泛着诱人色泽,似在预示丰收,就在此时,一艘长约150米、无标识的疑似油轮,正悄然向“旭富一号”逼近。

经验老到的船长吴朝义即刻觉察到异样,他料想对方或许是海盗,旋即下达全速前进的指令。”

张磊磊猛然抽出刀子,割开绑缚渔船的绳索,船即刻加速,可大副李东利发觉,那艘油轮竟也开始提速了。

四个小时后,两艘快艇从油轮出发,很快赶上了“旭富一号”,五六个穿着短裤、赤着脚、背着枪的海盗出现在船员们面前,26名船员在武装海盗面前无路可逃,只能乖乖投降。

03

炼狱般的571天

最初的三天,是张磊磊人生中最恐惧的72小时,他和三名船员被关在一个密闭的小房间里,手脚被绳子捆绑,无法行动。

房间里没有窗户,空气污浊,弥漫着厕所的臭味,蚊虫肆虐,海盗在门口转圈巡逻,严禁他们开口说话,时不时地,海盗会用枪触碰地面,警告他们不要试图逃跑。

“旭富一号”成了海盗的战利品,通信设备和卫星系统被切断,在茫茫大海上,这艘渔船和上面的26名船员,就像是被世界遗忘了一样。

被囚禁的日子里,食物极其匮乏,海盗只给他们提供少量的霉变大米,没有油,没有盐,没有蔬菜。

张磊磊和船员们连续八个月都没吃到盐,这导致不少船员身体出了大问题,饥饿、疾病、恐惧,像无形的枷锁,紧紧地束缚着他们。

除了食物匮乏,海盗的暴行更是家常便饭,他们有时候会无缘无故地揍船员,要么是发泄情绪,要么就是单纯地找乐子。

他们身有数处被步枪刺刀划开的伤口,船员们为求保命,唯有强忍剧痛,极力护住头部,不少人手脚亦因此重伤。

2011年5月,张亚飞和其他一名船员被叫去厨房帮忙,他进厨房一看,发现只有大米、土豆、洋葱和一些调料。

海盗和船员都吃这些,但海盗吃的是好米,船员们却得吃坏米;海盗一顿饭能吃很多洋葱和土豆,船员们只能吃个半饱。

他发觉厨房旁冷柜里有把削鱼刀,看管松懈,数日后,张亚飞趁人不备,偷偷将一把杀鱼刀藏入衣内,他还想再偷几把刀,等船靠岸就联手逃跑,届时得小心,要用刀自保。

然而此计划最终遭到否决,因为渔船东面为大沙漠,道路崎岖难行;渔船靠岸时间尚不可知,且沿海岸线前行极易闯入海盗老巢。

其他船员也认为,他们体力虚弱,目标太大,逃跑的风险太高,最终他们放弃了逃跑计划,并将偷来的刀扔进了海里,以免被海盗发现,招来毒打。

他们清楚海盗的目的只是为了赎金,并不想伤害他们的性命,所以他们只能继续忍耐,等待救援,或者等待船东支付赎金。

03

家人的期盼与国家救援的启动

在家乡,张磊磊的父亲张金岭每日都会带着孙女伫立在村口张望,焦灼地期盼着儿子归来。

可到了约定的时间,张磊磊还是没有回家,他找船东,对方却始终没给他一个具体的答复。

几天后张金岭打听到一个刚从海上回来的汝州老乡,立刻带着水果去对方家打听消息,听说儿子的船在索马里海域好像失去了音讯,那地方海盗挺多,差不多能确定儿子可能被海盗给扣下了。

这个念头一旦出现,就占据了张金岭的全部身心,他夜不能寐,不敢想象儿子遭受的折磨,也不敢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。

对他而言,没收到任何信息最让他安心,可这滋味儿也挺难受的,张金岭没打算坐等事态恶化,赶紧跟那六个河南船员的家人取得联系。

他们团结一致,决定共同想办法救回自己的亲人,他们接连给河南公安厅、交通部等机构写信求帮助,可一直没收到具体的回复。

他们不肯善罢甘休,继续北行,向北京的部门寻求援助,这些家属大多出身农民,为寻儿子,他们荒废田地,贱卖赖以生存的三轮车,毅然踏上漫漫寻亲路。

04

祖国力量的守护

2011年11月20日,张金岭突然接到一个国际长途电话,他预感到是儿子打来的,果然,电话那头传来张磊磊急促的声音,他急切说道海盗要对他们动手,要父亲赶紧跟船东联系。

这通不到一分钟的电话戛然而止,让张金岭夫妇陷入了更大的恐慌,他们不敢想象海盗的残暴,更担心儿子的安危。

尽管情况恶劣,但至少亲人们得知张磊磊尚在人间,他所述之言,在电话那头的逼迫下,明显是为了诱导赎金的快速支付。

自船员们被劫持已近一整年,台湾地区的船主心急如焚,他并非擅长讨价还价之人,清楚海盗会利用他迫切希望人质安全回归的心理,所以坚持要价高额赎金。

在过去的几个月里,凭借与船长吴朝义的数次通话,船主逐渐学会了谈判的艺术,并将赎金从六百万美元降低到了二百万美元。

这数目实在太大,船主把所有家当都赔进去了,保险公司也不给海盗劫持的渔船赔偿,他卖掉了其他的渔船,仍然无法凑齐赎金。

海盗们等得有点急了,就派船员给船员家属打电话吓唬人,谈判迟迟没有进展,船员们的生活也每况愈下。

船一靠岸,他们就给弄到了岸上那破旧的羊圈里,那里杂草丛生,散发着难闻的动物粪便气味,生活条件甚至还不如船上的小房间,船员们已经两个月没有吃过盐了。

2012年2月,他们在海盗的监视下,度过了被劫持的第14个月,这时船东才支付了15.7万美元的赎金。

2012年7月3日,中国海军“常州舰”从舟山出发,执行护航任务,在海上航行了12天后,7月15日,他们接到了紧急命令:接护被索马里海盗劫持的26名船员。

海浪猛烈地撞击着沙滩,狂风怒吼,天气很糟糕,但这并没有阻挡“常州舰”前进的步伐,这艘排水量3647吨,最大航速26节的战舰,以最快的速度驶向指定海域。

最终在海军的努力下,26名船员全部安全登上了“常州舰”。

05

回家

回到家乡后,张磊磊母亲为他包了最爱的饺子,然而望着瘦骨嶙峋的儿子,母亲还是忍不住潸然泪下。

家人觉得他得先休息好,暂时别急着去找工作,当地政府派人进行了探望,还请了心理专家来帮大家舒缓心情。

漫长的囚禁生活,饥饿、疾病、恐惧,以及海盗的暴行,都在他们的心灵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。

在媒体镜头前,张磊磊双手合十,对祖国表达感激之情,他深知若无祖国全力营救,自己与其他中国船员恐难逃出海盗的毒手。

虽然经历了非人的折磨,但最终能够平安回家与家人团聚,这在当初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。

张磊磊的经历,只是万千“海外传奇”中的一页,它不仅见证了中国在护卫海外子民安全上的决心与能力,也深入诠释了手持“中国护照”的意义所在。

中国护照可能无法带你走遍天下每一个角落,但它一定有能力从任何地方将你平安带回,这次的营救行动不仅成效卓著,更鲜明地昭示了国家的实力与信心,它向我们宣告,在今日错综复杂的世界里,国家的力量便是每一位海外国人最坚实的依靠。

参考来源:

人民网 我国遭海盗劫持船员回家 曾8个月未吃一粒盐